SQL Server数据误删后的恢复策略,通常依据两个关键前提。若前提条件满足,可通过SQL语句实现简便恢复,若不满足则需借助第三方工具。前提条件一是存在至少一个误删前的完整数据库备份。前提条件二是数据库的恢复模式为“完整(Full)”。
接着找到的是SysTools SQL Recovery,支持SQL Server 2008,但需要购买,Demo版并没有数据恢复功能。最终在officerecovery.com上找到Recovery for SQL Server,虽然也是商业软件,需要购买,但Demo版可以恢复数据,只要数据库文件不超过24Gb。幸好朋友的数据库文件不大,用它完成了误删除数据的恢复。
至少有一个误删除之前的数据库完全备份数据库的恢复模式(Recovery mode)是“完整(Full)针对这两个前提条件,如果这两个前提条件都存在,通过SQL语句只需三步就能恢复参考文章,无需借助第三方工具。
具体操作步骤包括:首先,使用备份的控制文件、数据文件、参数文件对数据库进行恢复;然后,执行例程恢复操作,通过指定某个时间点,使数据库恢复到该时间点的状态。例如,使用命令“RECOVERY DATABASE UNTIL 某个时间点”即可实现这一操作。具体操作细节和命令可以在网络上查找更多信息。
容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上(只需将文件再拷贝回去) 能与归档方法相结合,做数据库“最佳状态”的恢复。 低度维护,高度安全。但冷备份也有如下不足: 单独使用时,只能提供到“某一时间点上”的恢复。 再实施备份的全过程中,数据库必须要作备份而不能作其他工作。
使用Oracle恢复工具:在SQLPlus中输入recover命令,按照提示操作,适用于小范围损坏的修复。利用操作系统工具:如Windows的chkdsk或LINUX的fsck,检查并修复磁盘错误或文件系统问题,从而间接修复Oracle数据文件。手动修复策略:对于更复杂的情况,可采取手动修复策略,如利用恢复记录、修改文件头和数据块等方法。
保留天数:考虑将数据库恢复到历史某一时间点的需求。保留副本:考虑备份的冗余策略。区别:基于恢复窗口的保留策略纬度不同,根据业务需求设置。
完全恢复:利用重做日志或增量备份将数据块恢复到最接近当前时间的时间点。之所以叫做完整恢复是由于Oracle应用了归档日志和联机重做日志中所有的修改 不完全恢复:利用备份产生一个非当前版本的数据库。换句话说,恢复过程中不会应用备份产生后生成的所有的重做日志。
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分为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。逻辑备份就是对数据库对象(如用户、表、存储过程等)利用EXPORT等工具进行导出工作,我们可以利用import等工具把逻辑备份文件导入到数据库,但只能将数据恢复到导出的时间点。物理备份利用RMAN来备份数据文件、控制文件、参数文件、归档日志文件。
备份与恢复:定期对数据库备份,故障时用备份文件恢复到某个时间点。操作简单,能快速恢复到备份状态,适用于数据库物理损坏、数据意外删除或修改。
直接恢复:利用用友系统的管理功能中的账套引入功能,选择最新时间的备份账套进行恢复。若为年度账备份:账套存在时恢复:账套主管登录系统后,从年度账菜单中选择引入备份账套。账套不存在时恢复:首先,在系统管理中新建账套,设置正确的启用日期、行业性质及账套主管。
对于数据库损坏或丢失的情况,根据不同的备份状态,数据恢复的方法有所不同。首先,若只拥有账套备份,可采取以下步骤。 若有完整账套备份,直接利用系统管理功能中的账套引入功能,选择最新时间的备份账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