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简单表备份与还原 备份:在表名前创建新表并复制所有数据,如 create table [备份名] as select * from [表名];。恢复时,先清空原表,然后将备份数据导入,如 truncate table org_group; insert into org_group select * from [备份名];。
2、在导入导出的过程中,如果客户端连接没有问题,但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。例如,如果在备份之后,客户端更新了数据,然后使用备份前的数据进行恢复,就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。所以在进行导入操作之前,最好先删除数据库中的原有数据。
3、联机备份(热备份)在归档模式下进行的热备份,可通过archive log list命令查看日志状态,并切换到归档模式进行备份。 数据库恢复恢复分为完全恢复和不完全恢复,根据需要还原到特定时间点。物理恢复涉及数据文件的复制,逻辑恢复则是导入导出操作用于数据恢复。
4、oracle备份的几种方法:\x0d\x0a1).导出/导入(EXP/IMP)。\x0d\x0a 2).热备份。\x0d\x0a 3).冷备份。\x0d\x0a 注释:导出备件是一种逻辑备份,冷备份和热备份是物理备份。
5、Oracle中没有备份和还原的概念,应该叫导出和导入。
6、一旦数据库运行在archivelog状态下,就可以做备份了。热备份的命令文件由三部分组成:--- 1.数据文件一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地备份。--- (1)设置表空间为备份状态 --- (2)备份表空间的数据文件 --- (3)恢复表空间为正常状态 --- 2.备份归档log文件。
数据文件恢复:如果误操作导致数据文件被删除或损坏,可以使用备份的数据文件来替换损坏的文件。 控制文件恢复:如果控制文件丢失或损坏,可以使用备份的控制文件来恢复。 重做日志文件恢复:如果重做日志文件丢失,可以使用备份的日志文件来恢复。
恢复误删除的数据需要依赖备份策略。备份方式主要有两种,即exp和rman。如果使用exp进行了备份,那么恢复数据的过程将相对简单,直接通过imp导入数据即可。如果采用rman进行了备份,那么可以基于时间点进行不完全恢复,将数据库回滚到误删除数据之前的状态。
恢复误删除Oracle数据库数据的第一种方法是利用Oracle提供的闪回功能。适用于单条记录的delete删除情况。首先需要确定删除操作的时间点,如无法确定则选择尽可能接近的删除数据前的时间。
其次,闪回drop(Flashback Drop)主要用于恢复误删除的表。这类似于Windows中的回收站功能,可以将误删除的表重新“放回”数据库中。闪回drop的操作相对简单,只需指定要恢复的表名以及删除操作的时间戳。此外,闪回查询(Flashback Query)则允许用户查询在特定时间点之前或之后的表记录。
利用数据库闪回功能,尽早进行恢复,最好在误操作后一小时内完成,否则可能无法恢复。若为系统错误导致的数据异常,应立即停止服务并恢复,避免排查原因时间过长导致无法闪回。为了防止此类误操作,建议在执行Delete或Update操作前,先使用Select语句验证数据,确保操作正确。
物理备份与恢复表空间针对特定表空间,如test1备份和test2恢复数据文件,操作完成后验证恢复是否成功。 逻辑备份与恢复逻辑备份主要通过EXP(DOS命令窗口)或EXPDP工具完成数据导出,而IMP或IMPDP用于数据导入。EXPDP需先创建目录对象,并确保数据备份到指定位置。
在Oracle用户终端,使用命令行工具(expdp, impdp)备份和恢复表,例如备份:exp [用户名]/[密码] tables=[表一],[表二] file=/home/oracle/table.dmp,恢复时:imp [用户名]/[密码] grants=y commit=y full=y ignore=y file=/home/oracle/table.dmp。
Oracle数据泵技术在10g版本开始引入,为DBA及开发人员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据库数据迁移和元数据转移方式。数据泵导出导入(EXPDP和IMPDP)技术具备以下特点:逻辑备份与逻辑恢复:数据泵提供了一种逻辑备份与恢复的途径,使得数据在不同Oracle数据库间迁移成为可能。